-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10/30]
良渚遗址是怎样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全文共 3985 字 | 阅读需 6 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精美绝伦的玉器、规模宏大的城市、初生的国家形态,以及文字的滥觞
全文共3985字 | 阅读需6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精美绝伦的玉器、规模宏大的城市、初生的国家形态,以及文字的滥觞,这些,都是良渚古城带给我们的“惊喜”。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
外国专家在仔细观看良渚玉琮
良渚古城的年代,大约距今5300年到4300年间。良渚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人常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的认可。
那么,良渚古城遗址里到底有什么宝贝?良渚遗址又是如何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的呢?
1
拖尾状的小洲
在中国人对先秦历史的印象中,夏商周的年代序列,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而一旦说起夏朝以前的确切历史,相信大多数人就说不上来了。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朝开始的年代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史,怎么一下子少了一千年呢?
或许有人会说,夏朝以前还有“三皇五帝”,但那已经是传说时代,完全脱离了信史的范畴。难道中华文明的源头,就真的只能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无法更进一步了吗?
在今天的杭州城西北,有一座特殊的建筑——良渚博物院,一进博物院大门,就能见到一段话:
良渚博物院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几千年前,当这里还是一片旷野的时候,先民们就发现其中一块小洲,适宜居住。这片拖尾状的小洲,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良渚”。
良渚的年代离我们如此久远,以至于流传至今的古籍中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它的线索。另一方面,良渚的发现却有可能彻底改写中华文明史。
在良渚古城遗址发掘清理的过程中,就有不少专家表示,这项考古成果,将把中华文明的历史,从夏朝往前推进一大步,甚至有的专家认为,良渚的主人,就是“三皇五帝”的三皇。
复原的良渚古城遗址
而故事,还得从八十多年前说起。
2
发现良渚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对位于古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由于当时人手不够,负责地质绘图的馆员施昕更也参与了这次考古发掘。在考古发掘中,施昕更发现,古荡出土的黑陶,自己在家乡良渚也曾见到过。于是不久后,施昕更就回到良渚,进行文物调查。
良渚黑陶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施昕更在一处抽干的池塘里见到了一件宝贝——黑陶。而西湖博物馆也根据他的发现,决定对良渚进行考古发掘。随后,考古人员在施昕更的主持下,于良渚陆续找到了黑陶、石器、玉器等各类文物数百件,而主持发掘的施昕更也根据出土文物,撰写了论文《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
可惜,次年抗战爆发,良渚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被迫中断。
今天的良渚古城遗址在瓶窑,但却没有改名叫“瓶窑古城”,就是因为当年施昕更在家乡发现了黑陶,并将这处发现文物的地方称为“良渚遗址”。
抗战爆发后,施昕更随西湖博物馆一路南迁,一路上缺医少药,最后,他不幸染病,于1939年去世,年仅27岁。“良渚之父”施昕更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发现的良渚遗址却从1936年开始,逐渐显露出自己的不平凡。
3
良渚正名
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之后,曾先后邀请当时的考古学权威梁思永、董作宾等人去考古发掘现场。梁思永、董作宾先生在现场看过良渚遗址之后,对这一发现的价值给予了肯定。
梁思永
1939年,现场考察过良渚遗址的梁思永先生,经过一番比较研究,认为良渚遗址发现的陶器以黑陶为主,这一点和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便提出良渚遗址属于龙山文化的杭州湾区。这个结论,统治了考古学界将近20年,一直到50年代末。
1957年,夏鼐先生提出:“浙江的黑陶容易干后褪色,没有山东龙山文化的那种标准的蛋壳陶。器形除圈足外,也有大量圜底的。山东龙山文化中盛行的平底器却较少。陶鬶发现不多,也不是标准的龙山文化的形式。”
文章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网址: http://www.zhsyzdyzlzz.cn/zonghexinwen/2021/0407/773.html